(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0年弹指一挥间,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完成了身份互换。
1983年4月11日,上海大众第一辆桑塔纳下线,自此之后,海外车企开始陆续与自主车企建立合作关系。海外车企在中国汽车市场获得巨大销量,利润水涨船高,与此同时,自主车企也学习了海外车企在发动机、底盘、变速箱等诸多方面的技术,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蜕变。
时代使然,当时的海外车企和自主车企分别有对市场和技术的需求,它们别无选择,只是在这场角逐中,自主车企“以市场换技术”的角色在面对海外车企的强硬时,它们的话语权并不强。
直至今日,随着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崛起,海外车企和自主车企的身份已发生互换。国产车用40年凭实力取得了海外车企“以市场换技术”和自主车企“以技术还市场”的新格局。
7月27日,小鹏汽车官方宣布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大众向小鹏投资7亿美元,双方将在造车平台、智能座舱、高阶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软件技术、供应链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并在2026年会有两款B级纯电动车上市。笔者把双方合作的项目简单翻译一下后的意思是“大众出钱来买小鹏汽车的技术,最后的成品贴大众牌卖给中国市场”。此情此景,40年前是何其相似?
大众选择与小鹏汽车合作,无疑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吃瘪后的结果。目前,南北大众ID车型的月均销量在1-2万辆左右,虽然较以往有很大提升,但是与国产新能源车相比还有提升空间。同时,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化的要求又高,而这恰好是大众的软肋。前些年,大众ID车型的海外软件团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不仅东西没做好,还没弄懂中国消费者的心思。为此,大众不惜在中国安徽成立智能网联研发中心来攻克难关。
其实小鹏汽车与大众集团合作研发纯电动车只是海外汽车品牌“以市场换技术”的冰山一角。在此之前,奔驰联手比亚迪推出腾势;丰田共享比亚迪的技术推出了丰田bZ3;奥迪决定与上汽联手共同研发高端电动车的种种案例已经表明在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智能网联领域,自主品牌与海外品牌相比优势越来越大,并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这一刻自主车企从1983—2023年足足等了40年。(文/优视汽车 向前)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上一篇:江苏省强力打击治理电诈违法犯罪 今年初步遏制高发势头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零售装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