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列表

素描调子如何排线塑造明暗交界线怎么

来源:壹壹高考网    时间:2023-04-25 06:56:33

1、素描调子如何排

台长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太业余了!

素描中的调子极其丰富,从深到浅起码十几二十个色阶,所以你打算用同一支铅笔一画到底么?

作为初学者应该严格区分不同铅笔的使用范围,比如造型阶段4B到8B,当然也有人用2B。画大关系用10B、12B等软铅。用哑光14B画最深的部位,比如投影和物体的夹缝等。用2B和、2H等硬铅画凉部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于高手来说,对铅笔的使用大都较为熟练,一半两三支铅笔就够了。直接12B造型、大关系、和深入刻画。用14B压重,2B画亮部足够!

所以关键在于水平的高低,铅笔也关键,到没有那么重要!

2、素描调子如何排线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排线方向:1. 水平排线:沿着物体的水平方向绘制,常用于描绘水平表面或水平线条。

2. 垂直排线:沿着物体的垂直方向绘制,用于描绘立体感较为强烈的物体。

3. 对角排线:沿着物体的对角线方向绘制,用于表现物体空间感和立体感。

4. 曲线排线:用弧线绘制物体曲面,表现物体的弯曲度和变化。

5. 混合排线:结合不同方向的线条,用于表现复杂的物体形态和纹理。

3、素描塑造明暗交界线调子怎么排

画的时候要看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位置,物体之间的间隙,高矮胖瘦,画素描的时候最好下面的位置留的比上面的位置多,这样的画看起来有上升的感觉,在打形的时候不要把线条画的太实,也不要太追求干净,不要太过的使用橡皮,而且打形时要整体去画,不能一个一个物体的画上去,这样就没有了对比,容易出错,一个错了全都错了.如果是初学者,建议去买一本好一点的素描书,最好带教程碟的,去看看,然后去临摹一下,看看人家是怎么去观察物体的.在上明暗的时候不要太急的去完成作品,而要细画.不能出现物体的面与面之间的线是死线,感觉像是在在物体上填颜色,面面之间要慢慢过度过去. 明暗对比不强的结果是画面灰,解决的办法是先将画面最亮的地方尽可能提亮,并保持亮部和灰部的适当亮度,然后将画面最暗处尽可能加深,然后是次暗、次次暗……(这些一般都在明暗交界线附近),而反光部分既不能太亮(要深于灰部),也不能太暗。

太亮的话,画面就乱了,就花了。

太暗的话暗部就不透明,不透气,板结,腻,无空间感。

有时候明暗对比是拉开了,但不是按亮、暗、灰三大部分去拉开的,亮部出现了不该有的深色,暗部出现了不该有的亮点。

这样的话,画面倒也响亮,但很乱,很花。

往往有些程度稍好的学生,错误地以为画得扎实就不可免会“花”。

这是错误的看法。

其实不管怎么塑造,在明暗上都不能越出它本身的亮、暗、灰角色。

有些同学为了使高光突出,故意将亮部画得很深。

这也是缺乏整体意识的表现。

试想,外部世界最亮的地方可以亮到刺眼,白纸的亮度是根本达不到的。

最暗的地方也不是铅笔和炭笔可以达到的。

我们只能按一定的比例去表现明暗。

画亮部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暗部所能达到的深度。画暗部时也要考虑到亮部的亮度。

虚实对比弱就难以拉开空间关系、主次关系和表现质感。

一般来说,主实次虚,近实远虚,方实圆虚,硬实软虚。

如果一味地实或一味地虚就会使空间关系不明、质感不明。

另外,一味地实会使形象生硬;一味追求松驰的效果而到处都虚,则易使画面空洞、虚无。

有时候虚处的界线的确不太明确,但“虚”不是含糊,不是模棱两可。

大虚之处的表现方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美术有很多东西都是不可言传的,大家要多看范画,用心去体会. 有些同学一提到虚,就以为要提亮;一提到实,便以为要画暗。

其实亮处也可以画实,暗处也可以画虚。

虚实跟明暗是不同的概念。

一般来说,虚实是就转折线而言的。从感觉上看,就是转折线的清晰度的问题,打不打眼的问题。

而明暗在绘画上表现为颜色的深浅。当然转折线也有深浅,但那不是虚实。

“结构准确”永远是画面的基本要求。虽然流行有将素描划分为结构素描和调子素描的说法,但这个说法并不科学,这只是习惯性的称呼,不是专业的划分方法。

因为结构在调子素描中同样是关键性的东西。

对于一个物体来说,明暗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但结构是不会因光线而改变的。

所以明暗只是表现手法,结构才是关键。

没有明暗的话,画面的气氛、画面的效果可能难以表现,但没有结构就什么都没有了。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零售装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